赵福忠
1 改良牧地
引进牧草品种的牧场在整个美国分布广泛,它们为肉牛群提供了比本地牧草质量更好的牧草。在美国南方,全年生的黑麦草(冷季)有效地满足了肉牛冬季的营养需要,并且减少了蛋白质补充料的使用。在堪萨斯州,建议在肉用母牛饲养中使用引入品种与本地品种为1:3比例的混合牧草。一般建议,6~7月份采用高粱、苏丹草混合草场,秋季和早冬利用天然草原,而后在深冬季节,则选择在谷物籽实类饲料作物地块上放牧。美国西部地区广泛采用有冠冰草作为牧草来满足早春季节泌乳肉用母牛的营养需要。有冠冰草的使用可以防止早春时节本地牧场的使用,因为早春牧场的使用会使喜冷牧草退化。内布拉斯加州的带犊母牛饲养者在春季和晚秋时节会使用喜冷牧草。玉米秸也可以替代本地牧草作为晚秋和冬季的肉牛饲料。
灌溉草场可以为产犊后的母牛提供优质牧草,并且提高了妊娠率。与劣质牧草相比,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混合使用可以成功地改善家畜的生产性能。由于豆科植物可以为所有植物提供氮源,因此,在草场中引入豆科植物也减少了氮肥的施用量。
2 放牧强度
许多研究已经表明,放牧强度对每单位面积和每个动物单位的带犊母牛的生产力具有影响。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每头动物的生产性能下降,但是单位面积上的动物生产性能却提高到某一水平。不管放牧系统如何,动物的个体生产性能和单位面积上的动物增重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大化。长期研究表明,在中等放牧强度下,可以实现单位面积的最大资金回报率。
放牧强度增加所造成的动物个体生产性能下降,是动物采食量和牧草质量下降引起的。肉牛是择食性动物。当牧场中有大量动物时,最优质的牧草最先被采食,剩下的是劣质的牧草。高强度放牧的结果是每头家畜的增重量下降,单位面积的增重量提高,干物质采食量下降,放牧时间和体能消耗增加,牧草质量下降,营养缺乏症增加,妊娠率降低,产犊率降低,无应急干牧草储备,以及由有毒植物造成的经济损失增加。
3 放牧制度
大多数放牧制度都应该具有通过调整牛群来维持或改善牧场状况的功能。前提是通过逐渐改善牧草状况最终促进载畜量的提高,而且动物生产性能的任何降低都可以通过载畜量的增加来抵消。这一前提已被更多的经验所证明,但缺少研究数据的支持。
连续放牧是肉牛生产者最常采用的放牧制度。在整个放牧季节或者全年的某个时期,让动物在同一地区采食。与其他放牧制度相比,采用连续放牧制度时单位面积的动物产量较低,但其维持成本也较低。在这种放牧制度下,要维持动物喜食的植物群落的生长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当放牧强度很大时。但是,如果放牧强度得到控制,连续放牧不仅可以较好地维持草场状况,而且比其他专门化放牧制度能更好地满足家畜的营养需要。
延迟轮牧制度可以允许植物不经放牧而达到一定的物候期,如开花期或种子成熟期。在一个具有4块草场的轮牧区内,让一块草场从春季到夏季节持续闲置。在第2年,再让另一块草场在相同时间闲置。4年以后,使所有的4块草场都轮番得到延迟放牧。这种放牧制度最早由太平洋西北地区发展而来,用以防止由于牛的选择性采食而造成疏丛性禾草群落的消失。有证据表明,这种放牧制度在改进牧场条件方面优于连续放牧制度。延迟放牧制度的一个问题是,它可能使动物个体生产性能的下降,而且造成延迟期间补饲成本的增加。
休闲轮牧制度通常包括3~5块草场。其中一块草场整年不放牧,而使单个牛群使用其余的草场。在不同年份里,所有草场都有12个月的轮换休闲期。这种放牧制度最早形成于加利福尼亚丘陵地带的草场,并广泛应用于美国整个西部地区。休闲轮牧制度下的草场植被优于连续放牧的草场;然而,动物的生产性能通常要低些。由于草场放牧强度增加,动物的选择性降低。随着牧草老化茎叶数量的增加,休闲草场的牧草质量也在下降。
短期放牧制度最开始应用于法国的母牛饲养。随后Allan Savory在非洲采用了这一体系,并进而在美国推广。这一制度中有一种在草场中央安装的由车轮驱动的饮水点以及家畜保定设施。通常至少包括8个草场,但有些体系也包含多达40个小草场。每个草场集中放牧2~3天,然后停止放牧几周。这种体系的放牧强度通常大幅度提高(达2~3倍)。采用高强度放牧迫使动物采食牧场上所有种类的植物,从而可以避免动物的选择性采食。停止放牧的时间越长,可以使植物群落逐渐恢复。取决于植物生长期的长短,一些草场在植物的整个生长期通常要放牧2或3次。这种放牧制度特别适用于高生产力土壤类型,在这种土壤类型上生长适口性相当但更耐牧的植物。该体系的最大缺点是。在中等放牧强度下,草场中动物个体生产性能降低。因为在干旱条件下无应急牧草的供应,因此这种制度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应用也会有一定问题。而且,如果在停止放牧期植物没有进行再生,那么在随后的放牧期也就没有可利用的牧草了。
作者简介:赵福忠(1971.10-),男,出生地:山东省费县,大专,高级畜牧师,主林从事牧场管理、奶肉牛饲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