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1
Home202112 月

2021年12月13日,值此第七届“国际动物肠道生态与健康(中国)高端论坛”召开之际,广东大泽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珠海海泉湾维景国际大酒店隆重举行了“肠宝”新产品发布会。国内大型农牧集团技术产品负责人等新老客户、业内嘉宾及媒体朋友出席了发布会,共同见证了大泽农生物技术创新的先进成果。

POST TAGS:

12月13日,第七届中国猪业高峰论坛在珠海举行。大会以“降本增效高质量发展 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为期两天。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领导、养猪企业家汇聚一堂,聚焦中国猪业新发展,探讨中国猪业热点议题。大会同步线上直播,观看人次突破900万人次。大北农集团作为冠名特别协办单位深度参与,集团董事局主席邵根伙博士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Read More

“养猪院士”印遇龙:淘菜菜“猪肉期货”模式平抑猪周期,产销两端受益

在我国肉食品消费总量中,猪肉是重要的膳食蛋白来源,占肉食消费量的比例稳定在73%左右,是我国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因此,生猪产业既关系到人们衣食住行的民生大事,又关系到成百上千万猪农的切身利益。

最严“停工令”来了!畜牧业新一轮缺货涨价潮或将来临!!!
据央视报道,2022年冬奥会于2月4日在北京开幕,据国家环保部统计,华北、淮北、华西等多个地方空气严重污染,为实现碳中和达标,决定:2022年1月1日前关停华北、淮北、华西等重污染地区所有重工企业,重点河北唐山、天津、石家庄、张家口,承德山东济南、威海,潍坊,山西太原、大同、长治,河南洛阳、郑州等地区。关停期限自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8日,部分省市甚至已经开始对交通运输进行管控!最长持续半年!

人物 | 院士谯仕彦:上世纪80年代初,18岁的谯仕彦,从四川阆中的一个乡村走出,他的高中老师替他报考了如今的中国农业大学。40多年后的2021年,谯仕彦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只是当初的老师已经去世了,谯仕彦说,他前几年还见过这位老师,老师对他说,“帮你报对了,应该出去走走,看看更大的世界。” 谯仕彦学的是兽医,本科毕业后留校,1年后报考了动物营养专业的研究生,“那时候我们国家饲料产业刚刚兴起,而我是学兽医的,和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关系很密切,所以就报考了这个专业。”谯仕彦告诉记者,从那时候起,他的一生,就和动物营养联系在了一起。从事饲料研究30多年,经历了饲料禁抗到饲料减粮的全部历程,刚刚当选院士的谯仕彦说,希望在未来,“能够用尽量少的粮食,生产最多的肉蛋奶。” 谯仕彦,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多年来,聚焦猪健康养殖的营养调控,系统开展了抗生素替代物抗菌肽的研发和低蛋白质饲料的研究工作。2021年11月8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饲料禁抗之后,养殖减抗仍待进步 在谯仕彦报考动物营养专业研究生之前,远在欧洲的瑞典,就已经立法禁止饲料中使用抗生素。 “减抗是我工作以来,一直研究的两个主要方向之一。”谯仕彦告诉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欧洲多个国家先后禁止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到本世纪初,这种做法越来越普遍,许多西方国家效仿,“当时我们就觉得,这会是饲料研究未来的主要趋势之一。” 2000年,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谯仕彦就在这个中心工作,他和他的团队,在这里研究抗生素的替代技术和产品,直到今天。 “我们这个行业,跟别的科研不太一样,应用性很强,要按照国家需求来做工作,有时候特别难,但却不能放弃,咬着牙也要做出来。” 2020年7月,我国畜禽饲料进入全面禁抗时代,对于饲料领域的研究者来说,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但也意味着,他们的工作,变得更加重要。 “饲料禁抗后,用什么样的技术和替代品,来减少治疗抗生素的使用。”谯仕彦说,“更重要的是,饲料中不再使用了,但治疗中仍在使用,如何减少治疗中抗生素的使用量,是我们当前正在做的工作,动物要养好,肉蛋奶的产量、质量不能降低,但抗生素还要减少使用,怎么办?动物营养还是一个很重要的角度和领域,所以,饲料全面禁抗后,治疗减抗的工作,还远没有结束。” 饲料减粮,谁能成为替代品 传统的农家养殖,一筐草、一桶泔水就能养活畜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规模化的养殖逐渐替代传统的小农户散养,这保证了肉蛋奶的产量和品质,但同时,也提升了对粮食的需求。 谯仕彦告诉记者,2020年,饲料消耗的粮食,占全部粮食消费的42%左右,如果再加上生产豆粕所需要的大豆,饲料粮可能超过了粮食消费的一半。 “2005年是一个节点,2005年以前,我们进口的大豆,主要用于榨油,2005年以后,逐渐转为用于生产豆粕,而豆粕是做饲料的主要原料之一。”谯仕彦说,“当时我们就认为,这种局面是难以持续的。所以,从那时候起,我们就开始做饲料减粮的研究,也就是研究怎样少用豆粕,多用氨基酸,并且保证饲料的质量。” 玉米是饲料的另一大来源之一,近几年来,玉米价格持续上涨,需求持续增高,使得玉米生产的压力也随之增强,谯仕彦介绍,“我们国家规模化养殖发展很快,相应的,饲料产量增加也很快。数据显示,在新冠疫情影响下,2020年我们的配合饲料产量增加了3200多万吨,今年增加更多,可能会接近5000万吨。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多的粮食去生产饲料。” 在饲料禁抗之后,饲料减粮,成为当前动物营养领域最重要的趋势之一,谯仕彦告诉记者,“这10多年中,我们的科研,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我们现在可以利用粮油果蔬加工的副产品、秸秆资源等,通过生物技术,做成饲料,让它们替代粮食,减少粮食的消耗。举例来说,在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的组织下,我们全面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畜禽饲料中豆粕占比从17.9%下降到15.6%。这是个不小的成绩,同时,玉米用量的上涨趋势,也有所缓解了。在未来,还需要做更多的研究,进一步降低饲料生产中的粮食用量。” 未来愿景,少用粮食多产肉 2021年11月18日,两院新增院士名单公布,谯仕彦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当选院士,谯仕彦说,“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几十年做动物营养的研究,获得了这么高的荣誉,和前辈、老师们的培养分不开。在未来,还是希望自己能踏踏实实工作,为畜牧业和饲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安全可控做一些贡献。” 除了依旧进行畜禽治疗中的减抗研究外,进一步减少玉米豆粕的使用也是谯仕彦未来计划中的重点,“当前,我们正从饲料碳水化合物的结构和蛋白质的结构如何更好地匹配方面,研究更好的方法,减少豆粕和玉米的消耗。” “用好已有的资源,开发新的资源”是“十四五时期”,畜牧业科研的重要课题之一,谯仕彦告诉记者,“最近我们也正在商讨,把精力集中在这方面,这也和我们这个团队最开始的初衷相符合。我现在工作的地方,是农业农村部饲料工业中心,后来又成立了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我们中心的宗旨,就是用尽可能少的粮食,生产最多的肉蛋奶。这一点,过去是这样,未来也是这样。” 近日,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工业条件下用含一氧化碳工业尾气合成菌体蛋白并实现规模化生产。对此,谯仕彦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农业农村部也批准了这个菌体蛋白作为新饲料。只是目前产量低,未来一段时间,还是需要提高存量饲料源的利用效率,把农业、食品工业、轻工业等方面的副产品尽可能利用起来。当然,在更长远的时间里,合成生物技术的发展,可能会使饲料原料的生产进入新的阶段。” 来源:新报京 农牧博览

Read More